市场竞争降低评级质量了吗——基于新进入评级机构的实证研究

被引:20
作者
徐晓萍
阮永锋
刘音露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市场竞争; 评级质量; 利益动机; 声誉动机;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8.11.008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信用评级制度是实现债券市场长足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础设施。基于鹏元资信进入企业债市场这一事件,本文利用2005—2011年企业债市场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评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会导致评级虚高,并弱化信用评级降低信用利差的作用,即市场竞争降低了评级质量。基于利益动机与声誉动机的视角,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评级机构会对市场竞争做出异质性反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短期内投资者无法完全识别不同评级机构做出的异质性反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抑制评级市场竞争导致的负面效应,强化信用评级的风险揭示功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管理层能力、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信用评级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魏志华 .
经济管理, 2017, 39 (01) :165-180
[2]   评级机构竞争、声誉对债项评级的非对称影响 [J].
詹明君 ;
邢贺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6) :66-73
[3]   中国评级市场被“劣币驱逐良币”机制主导了吗 [J].
张少哲 ;
周久俊 .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 (05) :29-40
[4]   评级机构竞争、声誉与债券信用评级质量 [J].
邢天才 ;
詹明君 ;
王文钢 .
财经问题研究, 2016, (06) :66-71
[5]   中国的信用评级真的影响发债成本吗? [J].
寇宗来 ;
盘宇章 ;
刘学悦 .
金融研究, 2015, (10) :81-98
[6]   中国债券信用评级结果具有甄别能力吗?——基于盈余管理敏感性的视角 [J].
马榕 ;
石晓军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1) :197-216
[7]   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提供增量信息吗——基于短期融资券的实证检验 [J].
沈红波 ;
廖冠民 .
财贸经济, 2014, (08) :62-70
[8]   声誉机制、信用评级与中期票据融资成本 [J].
王雄元 ;
张春强 .
金融研究, 2013, (08) :150-164
[9]   信用评级悖论与利益博弈研究述评 [J].
秦凤鸣 .
经济学动态, 2011, (04) :151-155
[10]   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 [J].
何平 ;
金梦 .
金融研究, 2010, (04)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