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信用评级真的影响发债成本吗?

被引:157
作者
寇宗来
盘宇章
刘学悦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发行人付费模式; 评级选购; 发债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信用评级制度旨在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而改善市场效率,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和评级选购机制下,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有待检验。由此,本文基于中国债券数据研究了信用评级对企业发债成本的影响。与既有文献一样,OLS分析表明良好的信用评级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但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此结果的可信性值得怀疑。基于理论分析和计量判据,我们以各地区评级机构的竞争程度作为债券评级的工具变量重新进行了回归,发现信用评级对发债成本的经济效应明显降低,且该效应在统计上也不再显著。这表明,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可的公信力,而评级膨胀也不会真正降低企业的发债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提供增量信息吗——基于短期融资券的实证检验 [J].
沈红波 ;
廖冠民 .
财贸经济, 2014, (08) :62-70
[2]   信用评级与银行风险管理 [J].
张奕 ;
艾春荣 ;
洪占卿 .
金融论坛, 2014, 19 (01) :50-59+72
[3]   评级高估与低估: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顺周期”行为 [J].
夏凡 ;
姚志勇 .
金融研究, 2013, (02) :184-193
[4]  
中国信用评级的信息价值研究[J]. 李明明,秦凤鸣.产业经济评论. 2012(03)
[5]   中国公司债利差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王安兴 ;
解文增 ;
余文龙 .
管理科学学报, 2012, 15 (05) :32-41
[6]   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 [J].
何平 ;
金梦 .
金融研究, 2010, (04) :15-28
[7]  
Ratings as regulatory stamps[J] . Saltuk Ozerturk.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 2014
[8]  
Rating agencies in the face of regulation[J] . Christian C. Opp,Marcus M. Opp,Milton Harr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2
[9]   How did increased competition affect credit ratings? [J].
Becker, Bo ;
Milbourn, Todd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1, 101 (03) :493-514
[10]  
Rating the raters: Are reputation concerns powerful enough to discipline rating agencies?[J] .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