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提供增量信息吗——基于短期融资券的实证检验

被引:75
作者
沈红波 [1 ]
廖冠民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专有信息; 发行利率; 短期融资券;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4.08.007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短期融资券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债券融资方式,如何解决其定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本文主要考察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是否可以在短期融资券的定价中提供增量信息。我们以2007—2012年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数据为样本,按Agarwal和Hauswald(2012)提出的方法度量信用评级机构的专有信息,研究发现,当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关于发行企业信用风险的专有信息比较正面时,短期融资券的利率更低,并且当企业规模较小时,二者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本文结果表明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提供增量信息,并且当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时该信息越有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产权性质、信息质量与公司债定价——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J].
方红星 ;
施继坤 ;
张广宝 .
金融研究, 2013, (04) :170-182
[2]   企业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 [J].
李琦 ;
罗炜 ;
谷仕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S2) (S2) :88-99
[3]   企业家能力、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基于江浙地区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经验研究 [J].
周中胜 ;
王愫 .
财贸经济, 2010, (06) :10-17+135
[4]   信用评级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力 [J].
何平 ;
金梦 .
金融研究, 2010, (04) :15-28
[5]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证券分析师预测 [J].
方军雄 .
金融研究, 2007, (06) :136-148
[6]   投资银行声誉机制有效性——执业质量与市场份额双重视角的研究 [J].
徐浩萍 ;
罗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24-136
[7]   银行如何利用信用评级规避风险 [J].
朱全涛 ;
吴欣望 .
财贸经济, 2006, (10) :26-28
[8]   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 [J].
郭泓 ;
赵震宇 .
管理世界, 2006, (03) :122-128
[9]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孙铮 ;
刘凤委 ;
李增泉 .
经济研究, 2005, (05) :52-63
[10]  
Initial credit rating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 . K. Ozgur Demirtas,Kimberly Rodgers Cornaggia.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