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894
作者
孙铮
刘凤委
李增泉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2]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政府干预; 债务期限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 999—2 0 0 3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当地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长期债务的比重越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主要归因于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的不同。基于此,本文分析认为,当司法体系不能保证长期债务契约得以有效执行时,“政府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余谦 ;
王晓坤 .
经济研究, 2005, (01) :95-105
[2]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J].
林毅夫 ;
李志赟 .
经济研究, 2004, (02) :17-27
[3]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J].
周立群 .
南开学报, 1999, (02) :2-9
[4]  
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