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益的三层构造及保护机制

被引:132
作者
王锡锌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益; 个人信息受保护权; 风险规制; 个人信息保护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个人信息保护之目的并非保护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控制性权益,而是为了规制个人信息处理风险,防范与救济个人数据处理与利用活动可能产生的侵害后果。个人信息权益是工具性权利与目的性法益的集合。在内容构成上,个人信息权益体现为三层构造:第一,在宪法维度,基于侵害风险的不同类型,个人信息权益包含了以尊严为核心的基本权利所对应的个人自治、生活安宁、公正对待、信息安全四类法益;第二,在民法维度,个人信息权益包含民法上的隐私、名誉等个人信息关联权益,主要对应的是个人信息处理导致的现实损害;第三,在行政法维度,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是国家主导构建的"法秩序"的构成要素,作为国家规制的产物由公共监管积极型塑与保障。相应地,在个人信息保护的手段匹配方面,对个人信息处理风险的规制及对尊严法益的维护,应主要以公共监管与执行机制为中心展开,并在民事实体权益损害现实发生时激活民事责任机制;以此为基础,形成防范各类风险、辐射信息处理全流程、公法和私法多元手段协同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论个人信息权益的构造 [J].
张新宝 .
中外法学, 2021, 33 (05) :1144-1166
[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重构:从私法权利回归公法权利 [J].
欧阳本祺 .
比较法研究, 2021, (03) :55-68
[3]   数字时代隐私权的宪法建构 [J].
李忠夏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21, 24 (03) :42-54
[4]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的宪法基础 [J].
王锡锌 ;
彭錞 .
清华法学, 2021, 15 (03) :6-24
[5]   同意≠授权——个人信息处理的核心问题辨析 [J].
高富平 .
探索与争鸣, 2021, (04) :87-94+178
[7]   个人信息国家保护义务及展开 [J].
王锡锌 .
中国法学, 2021, (01) :145-166
[9]   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人格保护与经济激励机制 [J].
蔡培如 ;
王锡锌 .
比较法研究, 2020, (01) :106-119
[10]   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与行为主义规制 [J].
丁晓东 .
法学家, 2020, (01) :64-7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