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尊严的价值证成与法理构造

被引:39
作者
郑玉双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的尊严; 操作模式进路; 内在价值; 人工智能; 基因科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1.6 []; DD911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人的尊严是现代法律实践的核心价值,但尊严的法理内涵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冗余性,无论是在价值基础还是在实践意涵上,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议。解决尊严的实践难题,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基因科技等新兴科技带来的尊严挑战,需要在法理学意义上对尊严的价值本质加以澄清。首先需要在方法论上确定尊严的价值分析的理论路径以及尊严的厚概念属性。其次是分析尊严背后的价值网络的基本形态及其价值本质。中道的操作模式进路能够展现尊严概念的世界指向性与行为指引性,中道的内在价值尊严观主张尊严的价值内核是其不可侵犯性和共同体属性。在法律实践中,尊严的保护需要放置在一个互惠性证成模式之中。在宪法内涵上,尊严为权利提供价值基础;在私法内涵中,尊严与人格权的保护存在着弱的互惠性证成关系。面对新兴科技带来的尊严危机,应该从乐观视角构建一种包含着开放性、实质价值推理和互惠性规制的尊严法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8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 [J].
陈景辉 .
比较法研究, 2018, (05) :136-148
[2]   “人的尊严”是《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规范 [J].
齐延平 .
现代法学, 2018, 40 (05) :22-38
[3]  
法律如何保护尊严[J]. 杰里米·沃尔德伦,张卓明.现代法治研究. 2018(02)
[4]   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从公权利到私权利的转变 [J].
杨立新 .
现代法学, 2018, 40 (03) :3-14
[5]   论宪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及其对民法的影响 [J].
王锴 .
中国法学, 2017, (03) :102-121
[6]   论德国宪法上的人的尊严及借鉴 [J].
宋新 .
东方法学, 2016, (06) :124-132
[7]   人的尊严的法律属性辨析 [J].
胡玉鸿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5) :101-119+206
[8]   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 [J].
王利明 .
清华法学, 2013, 7 (05) :5-19
[9]   宪法“人格尊严”条款的规范地位之辨 [J].
郑贤君 .
中国法学, 2012, (02) :79-89
[10]   人的尊严的观念和现实主义的人权乌托邦 [J].
尤尔根·哈贝马斯 ;
鲍永玲 .
哲学分析, 2010, 1 (03) :1-11+6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