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上的一般人格权及其对民法的影响

被引:100
作者
王锴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 人的尊严; 人格尊严; 一般人格权; 基本权利的第三者效力;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7.03.006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由于人与人格、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人的尊严与一般人格权存在不同,我国《宪法》第38条所规定的"人格尊严"无法与德国基本法上的"人的尊严"进行简单的类比或者等同。我国《宪法》第38条所规定的"人格尊严"更倾向于一般人格权,将人格与尊严放在一起只是为了提高人格权的保护力度。民法上一般人格权是宪法上一般人格权"间接"适用于民法的产物,同时,民法典规定一般人格权成为民事立法者落实基本权利国家保护义务的结果。宪法上一般人格权和民法上一般人格权都旨在对未列举的人格权进行保护,其具体内容都需要通过司法实践来进行填补,但是这种填补必须依据宪法和民法上有关一般人格权的规定来进行,这是法官依法审判的应有之义。一般人格权内容的非法定并不排斥其依据的法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2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民法人格权和宪法人格权的独立与互动 [J].
张善斌 .
法学评论, 2016, 34 (06) :50-60
[2]   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 [J].
王旭 .
法学研究, 2016, 38 (01) :37-55
[3]   对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法重大争论的理性思考 [J].
杨立新 .
中国法律评论, 2016, (01) :90-106
[4]   合宪性解释之反思 [J].
王锴 .
法学家, 2015, (01) :45-57+177
[5]   人之尊严的理念与制度化 [J].
王晖 .
中国法学, 2014, (04) :103-118
[7]   质疑人格权法定 [J].
沈云樵 .
环球法律评论, 2013, 35 (06) :35-51
[8]   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 [J].
王利明 .
清华法学, 2013, 7 (05) :5-19
[9]   宪法正当性视野下的人格尊严保障 [J].
仪喜峰 .
河北法学, 2012, 30 (12) :78-84
[10]   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 [J].
马俊驹 ;
王恒 .
河北法学, 2012, 30 (08)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