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法中的人格尊严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79
作者
王利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格尊严; 人格权; 人格权法; 基本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8.2 [人权的国际保护];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030105 ;
摘要
人格尊严意味着,人作为法律主体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进入21世纪后,人格尊严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已经上升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人格尊严必须通过人格权制度具体化并转化为一项民事权利后,方能获得民法的保护。任何人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受害人将依据民法获得救济。在我国,要更好地维护人格尊严,未来的民法典中就应当将人格权法作为独立的一编加以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 [J].
张翔 .
清华法学, 2012, 6 (04) :12-36
[2]   论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善恶观 [J].
曾祥敏 .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 (11) :150-152
[3]   《论人的尊严》一书评介 [J].
孔亭 .
国外社会科学, 2011, (02) :144-148
[4]   财产权对人格权的积极索取与主动避让 [J].
石春玲 .
河北法学, 2010, 28 (09) :129-135
[6]   略论人权问题 [J].
刘兴桂 .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1, (S1) :90-93
[7]  
基本权利与私法[M]. 法律出版社 , 张红, 2010
[8]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9]  
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杜宴林著, 2005
[10]  
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精神损害赔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立新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