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

被引:170
作者
张翔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基本权利教义学; 体系思维; 请求权; 价值; 概括性条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当前的基本权利研究存在"破碎"与"稗贩"的弊端。此弊端的克服,有赖于基于我国宪法文本的体系化思考。德国基本权利教义学从"价值与请求权体系"到"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的发展,可以为建构我国基本权利的法学体系提供方法和内容的借鉴。体系化乃法学的基本思维,是法学达成其学科使命的基本致力方向。通过解释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章的两个概括性条款,第33条和第51条,可以建构初步的理解我国宪法下的基本权利的整体方案,并为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考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3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 [J].
赵宏 .
法学家, 2011, (02) :152-166+180
[4]   基本权利的规范领域和保护程度——对我国宪法第35条和第41条的规范比较 [J].
杜强强 .
法学研究, 2011, 33 (01) :3-14
[5]   社会基础变迁与民法双重体系建构 [J].
朱岩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6) :151-168+223
[6]   权利宪法化的隐忧——以社会权为中心的思考 [J].
姜峰 .
清华法学, 2010, 4 (05) :51-63
[7]   论法教义学:源流、特征及其功能 [J].
白斌 .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3) :5-17
[8]   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J].
陈兴良 .
中外法学, 2010, 22 (01) :49-69
[9]   宪法学的教义化——德国国家法学方法论的发展 [J].
李忠夏 .
法学家, 2009, (05) :35-60+157
[10]   宪法经济制度条款的法律适用 从德国经济宪法之争谈起 [J].
黄卉 .
中外法学, 2009, 21 (04) :55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