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成为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新动能吗

被引:697
作者
韩先锋 [1 ]
宋文飞 [2 ]
李勃昕 [3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3]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区域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新动能;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9.07.0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互联网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也日益引起关注,但较为系统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首次把互联网纳入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分析框架,基于互联网普及、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网信息资源、互联网商务应用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省际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就互联网这一重要的宏观新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差异进行了稳健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提升,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下国家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新动能,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互联网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创新效率,还可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间接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但直接效应远超间接效应;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表明互联网"网络效应"和"梅特卡夫法则"的"双重威力"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共同显现,且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调节下,区域创新系统中互联网的动态溢出效果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将从互联网发展中获益更多,互联网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溢出红利将高于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不仅可以驱动区域创新效率,而且通过合理引导和利用,还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创新差距以及激发和强化原始创新溢出。这为国家发挥"互联网+"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合力效应"、打好"战略组合拳"提供了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3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互联网+”是否有效促进了小微企业创新? [J].
李珊珊 ;
徐向艺 .
山东社会科学, 2019, (02) :149-154
[2]   中国城市车辆耗能与公共交通效率研究 [J].
林伯强 ;
杜之利 .
经济研究, 2018, 53 (06) :142-156
[3]   “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J].
王可 ;
李连燕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6) :3-20
[4]   “互联网+”为什么加出了业绩 [J].
杨德明 ;
刘泳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5) :80-98
[5]   信息技术、人力资本和创业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微观企业的实证研究 [J].
王莉娜 ;
张国平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 39 (04) :111-122
[6]   开放式创新下互联网应用对小微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J].
王春燕 ;
张玉明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27-35
[7]   互联网对中国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与效应 [J].
张旭亮 ;
史晋川 ;
李仙德 ;
张海霞 .
经济地理, 2017, 37 (12) :129-137
[8]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 [J].
郭家堂 ;
骆品亮 .
管理世界, 2016, (10) :34-49
[9]   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 [J].
邱泽奇 ;
张樹沁 ;
刘世定 ;
许英康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0) :93-115+203
[10]   ICT对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 [J].
陈子凤 ;
官建成 ;
楼旭明 ;
谢逢洁 .
管理评论, 2016, 28 (07) :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