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中国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与效应

被引:106
作者
张旭亮 [1 ,2 ]
史晋川 [1 ]
李仙德 [3 ]
张海霞 [4 ]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浙商发展研究院/经贸管理学院
[3]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4]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互联网; 区域创新; 时空演化; 空间杜宾模型;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12.01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创新发展是国家及区域间竞争的主要决定因素,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属性视角出发,分析其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结合2005—2015年互联网及创新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中国省域互联网发展的时空关联及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1)互联网可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网络高效分工下的多重正反馈循环机制,属于新经济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实现的新路径;(2)中国省域互联网的发展已形成明显的"沿海—内陆"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非收敛性特征和多重轴—辐结构,区域间"数字鸿沟"现象更为明显;(3)在同时考虑地理近邻、地理距离和经济空间三类空间权重下,互联网变量和其空间滞后项均对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相较地理维度的权重,经济维度权重的互联网作用系数值相对更高。经过测算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后,发现互联网的区域反馈效应相对较低,即说明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有较明显的推动效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实证分析 [J].
靳巧花 ;
严太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3) :14-25
[2]   市场、法制环境与区域创新活动 [J].
高楠 ;
于文超 ;
梁平汉 .
科研管理, 2017, 38 (02) :26-34
[3]   政府干预、资源诅咒与区域创新——基于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攀 ;
吴建南 .
科研管理, 2017, 38 (01) :62-69
[4]   电商模式下区域创新绩效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J].
徐德英 ;
韩伯棠 .
科研管理, 2016, 37 (11) :107-118
[5]   商品流通渠道组织化与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调整——互联网经济下的新探索 [J].
黄雨婷 ;
刘向东 .
财贸经济, 2016, (09) :112-125
[6]   “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2000-2013年数据 [J].
吕明元 ;
陈磊 .
上海经济研究, 2016, (09) :110-121
[7]   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开放度的中介效应 [J].
赵增耀 ;
周晶晶 ;
沈能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9) :1408-1416
[8]   让“互联网+”行动计划引领新一轮创业浪潮 [J].
辜胜阻 ;
曹冬梅 ;
李睿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2) :161-165+278
[9]   互联网下的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百度搜索的实证分析 [J].
王波 ;
甄峰 .
经济地理, 2016, 36 (01) :46-52
[10]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 [J].
赵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0) :14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