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

被引:441
作者
赵振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互联网+”; 跨界经营; 创造性破坏; 报酬递增; 隔绝机制;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10.011
中图分类号
F27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相比于互联网1.0,互联网2.0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去中心化、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化,互联网不仅是企业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成为企业能力的衍生。因而,"互联网+"并非将互联网视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实质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相融合的"跨界经营"现象,并对传统产业和市场基础造成"创造性破坏"。为了解释其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互联网+"模式在商业生态圈、制造生态圈及研发生态圈的三重报酬递增循环。顾客社群、低交易成本的外部经济性和网络效应、由IT到DT引发的平行互动、制造技术与IT技术的迭代演进成为正反馈循环的关键因素;情感、知识及虚拟中间产品所具有的"非消耗性"特征成为支撑报酬递增和创造性破坏的根本机制。最后,有效的隔绝机制能保障创造性破坏的持续发生,本文则强调以场景占领顾客生活时间、以"接口"实现产品使用价值丰富化,"场景+产品"的有机组合是"互联网+"模式中建立隔绝机制的关键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企业成长的双元模型:平台增长及其内在机理 [J].
刘江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148-160
[2]   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 [J].
谢莉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44-56
[3]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 [J].
罗珉 ;
李亮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1) :95-107
[4]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J].
李海舰 ;
田跃新 ;
李文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5]   互联网经济下企业价值网络创新研究 [J].
程立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9) :82-94
[6]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 [J].
李文莲 ;
夏健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83-95
[7]   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 [J].
罗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1) :80-89
[8]  
零边际成本社会[M]. 中信出版社 , 里夫金, 2014
[9]  
Big Data Usage in the Marketing Information System[J] . Alexandre Borba Salvador,Ana Akemi Ikeda.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 .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