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人均耕地面积视角

被引:105
作者
戈大专 [1 ,2 ,3 ]
龙花楼 [1 ,3 ,4 ]
杨忍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耕地利用转型; 人均耕地面积; 城乡转型发展; 城镇化;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林地转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由不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性转折过程。基于全国10km栅格分辨率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中国71%的耕地覆盖区人均耕地面积由逐步下降转型为稳定上升,基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此外,利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定量识别了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耕地利用转型的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在推动耕地利用转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不同因素在耕地利用转型不同阶段的驱动机制差异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1990-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 [J].
李全峰 ;
胡守庚 ;
瞿诗进 .
地理研究, 2017, 36 (08) :1489-1502
[2]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 [J].
戈大专 ;
龙花楼 ;
张英男 ;
屠爽爽 .
地理学报, 2017, 72 (06) :1063-1077
[3]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基于180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J].
张立新 ;
朱道林 ;
谢保鹏 ;
杜挺 ;
王兴 .
资源科学, 2017, 39 (04) :608-619
[4]   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 [J].
宋小青 .
地理学报, 2017, 72 (03) :471-487
[5]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升发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370-389
[6]   团风县耕地资源价值及其空间分布 [J].
王晓瑜 ;
胡守庚 ;
童陆亿 .
资源科学, 2016, 38 (02) :206-216
[7]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8]   200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分析 [J].
许丽丽 ;
李宝林 ;
袁烨城 ;
高锡章 ;
刘海江 ;
董贵华 .
资源科学, 2015, 37 (08) :1543-1551
[9]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35-447
[10]   耕地转型的研究路径探讨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