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

被引:197
作者
宋小青
机构
[1]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国土与城镇规划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变化科学; 格局; 功能; 研究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当前,土地变化研究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探索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对构建土地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缘起、拓展及启示,辨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差异,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结果表明:(1)耕地及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转型研究对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具有重要价值;(2)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在基本类型、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价值主体、驱动因素、轨迹特征和结果/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涵盖转型诊断、机制研究和效应研究。其中,转型诊断的关键在于,从数量变化视角、景观格局变化视角和经营格局变化视角,以及外部性视角和政策发展视角,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及功能形态的分析指标和转型的诊断准则;转型机制表现为人口、经济、技术、制度、文化和区位因素等土地利用变化深层驱动因素的级联驱动效应。转型机制研究应当着重探讨土地利用空间转型与功能转型的互动机制环;土地利用转型效应包括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4)1961-2011年法国耕地利用转型能够支撑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及中国耕地保护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8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以重庆市山区为例 [J].
何威风 ;
阎建忠 ;
周洪 ;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1) :102-113
[2]   鄂西贫困县耕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J].
向敬伟 ;
李江风 ;
曾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1) :272-279
[3]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4]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J].
陈龙 ;
周生路 ;
周兵兵 ;
吕立刚 ;
昌亭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55-162
[5]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35-447
[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7]   中国生态地租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龙开胜 ;
赵亚莉 ;
张鸿辉 ;
陈利根 ;
卢方方 ;
顾媛媛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125-1136
[8]   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 [J].
宋小青 ;
欧阳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859-868
[9]   中国耕地多功能管理的实践路径探讨 [J].
宋小青 ;
欧阳竹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4) :540-551
[10]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J].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2) :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