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以重庆市山区为例

被引:36
作者
何威风 [1 ]
阎建忠 [1 ]
周洪 [1 ]
李秀彬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转型; 微观机制; 非农就业; 重庆市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7 [地方林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森林转型阶段。系统认识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促进森林面积增长的措施,而已有研究未做深入分析。利用重庆市"两翼"地区的1 015份农户调查数据,论文从农户尺度分析了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农户尺度上,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有薪柴替代、耕地撂荒、牲畜养殖数量减少及林果种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能够加快薪柴替代、林果业发展,同时也能造成耕地撂荒、牲畜养殖数量减少。此外,提高煤炭等替代能源的可获得性及加快政府沼气政策的实施和普及能加快薪柴替代;耕作半径、劣质地及野猪破坏会造成耕地撂荒,而地质灾害隐患和缺少灌溉及其他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等也对耕地撂荒具有一定影响;地方鼓励政策会加快林果业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森林植被恢复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   基于斑块评价的三峡库区腹地坡耕地优化调控方法与案例研究 [J].
王永艳 ;
李阳兵 ;
邵景安 ;
李源 ;
杨华 .
生态学报, 2014, 34 (12) :3245-3256
[3]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薪柴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J].
韩锋 ;
王昌海 ;
侯一蕾 ;
吴静 ;
温亚利 .
资源科学, 2014, 36 (05) :971-978
[4]   重庆市武隆县农地流转下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撂荒的不同尺度影响 [J].
张英 ;
李秀彬 ;
宋伟 ;
史铁丑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4) :552-560
[5]   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 [J].
李赞红 ;
阎建忠 ;
花晓波 ;
辛良杰 ;
李秀彬 .
地理研究, 2014, 33 (04) :721-734
[6]   农村生活用能的区域分异——以关中临渭区为例 [J].
吴文恒 ;
乌亚娇 ;
李同昇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9) :1594-1604
[7]   旅游诱导下乡村能源消费模式转型与综合效益评估——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的案例实证 [J].
席建超 ;
赵美风 ;
李连璞 ;
陈鹏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6) :898-910
[8]   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 [J].
梁育填 ;
樊杰 ;
孙威 ;
韩晓旭 ;
盛科荣 ;
马海龙 ;
徐勇 ;
王传胜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221-229
[9]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J].
李秀彬 ;
赵宇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0) :91-95
[10]   西部山区农户薪材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邰秀军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7) :85-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