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

被引:71
作者
邹辉 [1 ,2 ]
段学军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9.01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通过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评估,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对经济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的格局与态势展开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带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沿江地区高于非沿江地区。高度协调型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少数中西部省会城市;高度失调型主要分布在重庆、皖北、滇西南、鄂中等地区;江西与四川是协调型转为失调型的集中地区。长三角核心城市经济地位依然凸显,但长三角边缘地区城市经济位序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经济位序上升明显。工业废水排放以重庆、苏州、杭州为最多,工业SO2排放呈现3大集中地带。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是长三角边缘地区以及中西部沿江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工业SO2排放、工业烟尘排放在空间格局上较为吻合。长江干流断面水质上游(川滇渝)与下游(苏沪)较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沿江地区工业废水排放对长江水质的影响。最后,从树立发展与保护双重使命,创新经济带开发体制机制;推进下游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中上游新的经济增长极;落实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带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408 / 14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 [J].
樊杰 ;
王亚飞 ;
汤青 ;
周侃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1-10
[3]   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 [J].
马丽 ;
金凤君 ;
刘毅 .
地理学报, 2012, 67 (10) :1299-1307
[4]   滇池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优化与情景分析 [J].
盛虎 ;
刘慧 ;
王翠榆 ;
郭怀成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4) :638-647
[5]   沿江开发成就卓著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热烈祝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刊二十周年 [J].
虞孝感 ;
张维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7) :781-785
[6]   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研究进展与述评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佟伟铭 ;
于建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2) :119-124
[7]   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J].
史亚琪 ;
朱晓东 ;
孙翔 ;
李杨帆 ;
魏婷 .
生态学报, 2010, 30 (15) :4119-4128
[8]   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 [J].
王辉 ;
郭玲玲 ;
宋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63-470
[9]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李名升 ;
李治 ;
佟连军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634-1639
[10]   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 [J].
贺晟晨 ;
王远 ;
高倩 ;
石磊 ;
陆根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8) :69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