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定量研究

被引:48
作者
王辉
郭玲玲
宋丽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与环境; 协调度; 结论与对策; 辽宁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协调度理论已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耦合程度的重要理论。本文在阐述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对辽宁省14市10年各项指标数据的技术处理和分析:辽宁省1996-2005年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处于调和阶段,在空间分布上,协调度值高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协调度值低的大部分在辽宁省东部和西部;1996年以来辽宁省经济环境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呈"V"型变化,"九五"向"十五"过渡阶段协调度最低;经济环境协调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符合"U"型曲线,工业化初中期即第二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度最低;1996-2005年期间14个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度呈现出不均衡发展,其中大连市的协调度值较高。最后,本文认为应以大连市为龙头,与其他协调度值较低的城市实施区域合作战略,从而达到全省各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同步。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以大庆市为例 [J].
苏飞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3) :471-477
[2]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以陕西省10市域为例 [J].
杜忠潮 ;
张涛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2) :69-73+86
[3]   城市交通与旅游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J].
陈晓 ;
李悦铮 .
旅游学刊, 2008, (02) :60-64
[4]   辽宁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J].
杨玉文 ;
张婧 .
商场现代化, 2007, (34) :335-336
[5]   基于因子分析的辽宁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J].
张凤海 ;
许兰杰 ;
程晓谟 .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 (03) :280-283
[6]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 [J].
李鹤 ;
张平宇 ;
刘文新 .
地理科学, 2007, (04) :486-492
[7]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J].
仇方道 ;
顾云海 .
经济地理, 2006, (06) :1022-1025+1050
[8]   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J].
王辉 ;
姜斌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5) :115-119
[9]   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 [J].
王辉 ;
林建国 ;
姜斌 .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01) :84-87
[10]   山东省各市经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尹海伟 ;
孔繁花 .
人文地理, 2005, (02) :30-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