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30
作者
仇方道
顾云海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江苏徐州
关键词
徐州市; 经济发展; 环境; 协调发展机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6.06.03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法分析了1988—2003年徐州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得出徐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现出“U”型加倒“U”型的波浪型曲线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徐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产业结构对污染物组成、产业布局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和区域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生态环境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经济增长速度等产生反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25+1050 +10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增长方式转型 [J].
杨先明 ;
黄宁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6) :45-51+93
[2]   兰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 [J].
陈兴鹏 ;
范振军 ;
于兴丽 ;
董锁成 .
兰州大学学报, 2004, (05) :77-82
[3]   经济增长条件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方案的改进 [J].
田立新 ;
姚洪兴 ;
黄苏海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75-79
[4]   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耦合机制的研究 [J].
张妍 ;
尚金城 ;
于相毅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107-112
[5]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J].
王长征 ;
刘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3) :34-38
[6]   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J].
吴玉萍 ;
董锁成 ;
宋键峰 .
地理研究, 2002, (02) :239-246
[7]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廖重斌 .
热带地理, 1999, (02) :76-82
[9]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J].
冯玉广 ;
王华东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