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兴鹏
范振军
于兴丽
董锁成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甘肃兰州,北京,甘肃兰州,北京
关键词
河谷型大城市; 兰州市; 互动作用机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4.05.02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河谷型大城市是在地理位置较好、水土资源组合条件良好的河谷阶地地带上形成的。河谷地形的封闭性特征削弱了河谷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效应增强,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突出。本文主要应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法分析河谷型大城市兰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作用机理,认为兰州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途径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产业结构对污染物排放种类和组成以及产业布局对局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而河谷生态环境也对兰州市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过程与方向产生制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际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陈玉平 ;
董锁成 ;
徐民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4) :17-21
[2]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J].
杨永春 .
经济地理, 1999, (02) :45-50
[3]   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基础工业布局研究──以镇江为例 [J].
刘健,潘良宝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4, (04) :3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