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

被引:352
作者
马丽 [1 ,2 ]
金凤君 [1 ,2 ]
刘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 耦合协调; 空间分析; 工业部门结构;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由于从自然界提取资源并进行加工,最后并排放废弃物质到自然界,区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通过各自元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经济环境耦合关系。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50个地级单元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后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环境系统整体上处于低耦合低协调状态,东部沿海地区的都市经济区和中部重要人口产业集聚区耦合度和协调度相对较高,远西部和东中部偏远地区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相对较低。根据各地级单元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耦合度和协调度可以将现有国土划分为经济环境和谐区、经济环境磨合区、经济环境拮抗区及经济环境低耦合区4个类型区。通过对4种类型区的工业结构分析后发现,不同类型区工业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经济环境和谐区工业以电子机械、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经济环境磨合区工业主要以机械装备制造和部分污染性的冶金、化工、电力产业为主;经济环境拮抗区工业则以钢铁、石化、煤炭、建材、发电等污染性行业为主,是中国污染性行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未来环境质量面临最大风险的地区;经济环境低耦合区工业则以初级产品加工和生产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299 / 13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协调度 [J].
柴莎莎 ;
延军平 ;
杨谨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1) :130-134
[2]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J].
薛冰 ;
张子龙 ;
郭晓佳 ;
陈兴鹏 ;
耿涌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5) :1125-1131
[3]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 [J].
江红莉 ;
何建敏 .
软科学, 2010, 24 (03) :63-68
[4]   基于耦合模型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J].
贾士靖 ;
刘银仓 ;
邢明军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5) :573-575
[5]   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耦合度分析 [J].
宋红丽 ;
薛惠锋 ;
张哲 ;
李献峰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 (03) :84-89
[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吴玉鸣 ;
张燕 .
资源科学, 2008, (01) :25-30
[7]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 [J].
李玉文 ;
徐中民 ;
王勇 ;
焦文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1-18
[8]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 [J].
宋学锋 ;
刘耀彬 .
科技导报, 2005, (05) :31-33
[9]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10]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J].
刘耀彬 ;
宋学锋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