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386
作者
吴玉鸣 [1 ]
张燕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 耦合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如何协调高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的关系涉及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8项指标构成的"经济增长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值赋权法对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尚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阶段;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区域耦合强度与协调程度在空间上还没有达到良性共振,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要改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的现状,各个区域需要依据各自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向良性的、可持续的耦合协调方向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旅游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J].
游达明 ;
许斐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5, (03) :82-85
[2]   经济与环境全球化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J].
刘思华 ;
方时姣 ;
刘江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88-96
[3]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4]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J].
王长征 ;
刘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3) :34-38
[5]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J].
李胜芬 ;
刘斐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2, (01) :78-80
[6]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J]. 吕淑萍.上海环境科学. 1996(01)
[7]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J]. 吕淑萍.上海环境科学. 1996 (01)
[8]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05
[9]  
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吴大进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