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指标失效与货币政策转型——基于货币创造渠道结构分解的视角

被引:17
作者
潘长春
李晓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M2; 货币政策; 货币创造;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8.02.005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M2指标失效的本质是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金融发展持续深化和金融创新大量涌现的背景下,货币创造渠道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基于结构性分解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各项贷款、债券净投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已经成为货币创造的三大主要渠道。现阶段M2指标失效是信贷平稳增长、外汇占款下降、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迅速膨胀以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2016年底以来M2增速的持续下降主要是以影子银行业务收缩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内部去杠杆的结果,是监管机构加强金融监管的合理反映。本文认为,应当弱化对M2指标的关注,抓住外汇占款下降的窗口期,通过常态化的流动性管理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并促进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货币理论重塑:分解与统一分析框架 [J].
赵文生 ;
刘树林 .
财经研究, 2017, 43 (09) :4-20
[2]   区块链技术创新下数字货币的演化研究:理论与框架 [J].
庄雷 ;
赵成国 .
经济学家, 2017, (05) :76-83
[3]   经济开放、结构性冲击与货币供求机制变化 [J].
王韧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2) :12-21
[4]   高货币化率的非货币化解释 [J].
王磊 ;
朱太辉 .
国际金融研究, 2016, (12) :13-22
[5]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信用渠道的中介目标选择 [J].
盛松成 ;
谢洁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12) :60-82+205
[6]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研究 [J].
陈彦斌 ;
郭豫媚 ;
陈伟泽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21-35
[7]   货币创造渠道的变化与货币政策的应对 [J].
伍戈 ;
李斌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0) :4-10
[8]   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2/GDP [J].
谢平 ;
张怀清 .
经济研究, 2007, (02) :27-37
[9]   存差、金融控制与铸币税——兼对我国“M2/GDP过高之谜”的再解释 [J].
李斌 .
管理世界, 2006, (03) :29-39+170
[10]   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J].
韩平 ;
李斌 ;
崔永 .
经济研究, 2005, (10)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