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结构、不良资产与中国M2/GDP

被引:112
作者
谢平 [1 ]
张怀清 [2 ]
机构
[1]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关键词
融资结构; 不良资产; M2/GD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中国M2/GDP表现异常的解释至少需要说明两个现象,一是M0/GDP在1980年至1993年保持上升趋势,但1993年以后则相对比较稳定,而M2/GDP在1985年以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二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M2/GDP比其他国家高。从货币基础理论出发,本文认为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导致中国M2/GDP异常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GDP数据修订对若干问题的影响 [J].
许宪春 .
经济界, 2006, (04) :16-23
[2]   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 [J].
陈野华 ;
卓贤 .
经济研究, 2006, (03) :25-35
[3]   国有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调整因素和严重程度:1994-2004 [J].
施华强 .
金融研究, 2005, (12) :25-39
[4]   改进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研究 [J].
彭兴韵 ;
包敏丹 .
世界经济, 2005, (11) :10-18
[5]   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J].
韩平 ;
李斌 ;
崔永 .
经济研究, 2005, (10) :37-47
[6]   资本充足率对信贷、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5, (08) :10-22
[7]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J].
赵留彦 ;
王一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7-28+205
[8]   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制度分析 [J].
江春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 (04) :1-7
[9]   我国超额货币供应的股市需求分析 [J].
赵平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 (06) :50-53
[10]   对我国超额货币的思考——边际消费倾向说 [J].
刘骞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6) :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