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放、结构性冲击与货币供求机制变化

被引:3
作者
王韧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结构性区分; 货币数量论; 经济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货币供给与价格产出间的稳定关系构成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但在我国则受到了来自货币供求机制变化及所谓"迷失"货币问题的强劲挑战,货币化拐点出现后仍然持续加重的货币"迷失"现象更是成为现有理论解释的难点。本文基于年度数据以及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迷失货币的持续加重主要源自阶段性的动因转换,伴随着90年代后经济开放的迅速推进,外汇占款冲击逐渐取代货币化进程成为我国迷失货币的主要成因;在外汇占款波动的影响下,忽略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结构性特征而直接讨论总量问题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当前各国货币政策分歧加大且叠加了经济转型担忧的情境之下,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理应纳入外部结构性冲击对于国内货币供求机制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货币信贷结构对宏观经济的机理性影响——兼对“中国货币迷失之谜”的再解释 [J].
李炳 ;
袁威 .
金融研究, 2015, (11) :33-46
[2]   货币政策规则、资本流动与汇率稳定 [J].
姚余栋 ;
李连发 ;
辛晓岱 .
经济研究, 2014, 49 (01) :127-139
[3]   银行信贷、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1984—2011 [J].
李连发 ;
辛晓岱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102-114
[4]   我国货币迷失现象的形成机理及其政策选择 [J].
何问陶 ;
陈虎城 .
南方金融, 2010, (07) :37-41
[5]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 [J].
张杰 .
经济研究, 2006, (06) :59-69
[6]   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迷失、非FDI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问题 [J].
马明和 ;
王宇伟 .
管理世界, 2005, (11) :22-29
[7]   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J].
韩平 ;
李斌 ;
崔永 .
经济研究, 2005, (10) :37-47
[8]   中国改革历程中的产出和价格波动:货币所扮演的角色 [J].
张茵 ;
万广华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109-128
[9]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J].
赵留彦 ;
王一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7-28+205
[10]   “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 [J].
伍志文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