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1984—2011

被引:74
作者
李连发 [1 ,2 ]
辛晓岱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2] 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词
信贷; 银行;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4 [信贷]; F124.8 [经济波动];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20101 ; 020203 ;
摘要
鉴于银行信贷已成为现代经济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特征的Svensson扩展模型,考察了由贷款损失推断偏差等因素所导致的银行信贷扩张及其宏观效应。通过对我国1984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分析发现,信贷扩张发生后产出缺口扩大的趋势仅持续4个季度左右,而通胀压力则会持续7个季度以上;信贷总量的适度逆周期调整有助于减少宏观经济的波动和福利损失;信贷总量还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应继续密切关注信贷总量变动,并合理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银行业低不良贷款率可持续吗——关于当前银行资产质量的若干思考 [J].
黄红艺 ;
谭庆华 .
金融发展研究, 2011, (08) :70-72
[3]   我国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分析 [J].
李颖 ;
林景润 ;
高铁梅 .
金融研究, 2010, (12) :16-29
[4]   通胀预期、资产替代与当前货币政策取向 [J].
李连发 .
经济学动态, 2010, (12) :53-59
[5]   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其完善 [J].
夏斌 .
中国金融, 2010, (22) :30-32
[6]   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的顺周期关系研究 [J].
王晓明 .
金融研究, 2010, (03) :45-55
[7]   关于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思考——基于不良贷款警戒率的分析 [J].
王丹娜 .
金融与经济, 2010, (02) :26-29+82
[8]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的现实选择 [J].
刘伟 ;
李连发 .
经济学动态, 2009, (12) :24-29
[9]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10]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8, (1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