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信用渠道的中介目标选择

被引:82
作者
盛松成 [1 ]
谢洁玉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2]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新增贷款;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信贷规模指标已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存量)是能够综合反映全社会融资总量和结构的指标。采用2002—2014年月度金融经济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新增人民币贷款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作用的比较分析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尤其在2009年之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M2不仅在绝对数值和增速上相当接近,且二者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关系高度一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存量)统计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82+205 +205-20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J].
孙国峰 ;
贾君怡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92-110+207
[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王振 ;
曾辉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12) :58-67
[3]   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J].
郭丽虹 ;
张祥建 ;
徐龙炳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6) :66-74
[4]   改进金融同业业务监管 [J].
宋军 .
中国金融, 2014, (08) :18-20
[5]   社会融资规模适合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吗:与M2、信贷规模的比较 [J].
张春生 ;
蒋海 .
经济科学, 2013, (06) :30-43
[6]   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写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建立三周年之际 [J].
盛松成 .
中国金融, 2013, (22) :34-37
[7]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金融宏观调控中介目标的适用性分析 [J].
元惠萍 ;
刘飒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10) :94-108
[8]   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取、宏观效应与规则设计 [J].
王君斌 ;
郭新强 ;
王宇 .
金融研究, 2013, (08) :1-15
[9]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2002-2012年中国的经验 [J].
田光宁 ;
廖镇宇 ;
韩中睿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7) :25-31
[10]   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对实体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研究 [J].
牛润盛 .
海南金融, 2013, (05)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