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信用渠道的中介目标选择

被引:82
作者
盛松成 [1 ]
谢洁玉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2]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新增贷款;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信贷规模指标已无法准确、全面地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存量)是能够综合反映全社会融资总量和结构的指标。采用2002—2014年月度金融经济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新增人民币贷款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作用的比较分析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和可控性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尤其在2009年之后)。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与M2不仅在绝对数值和增速上相当接近,且二者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关系高度一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存量)统计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82+205 +205-20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回归货币主义? [J].
张成思 .
世界经济, 2012, 35 (08) :3-21
[22]   社会融资总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 [J].
焦琦斌 ;
应千凡 ;
游碧芙 .
金融发展评论, 2012, (05) :45-56
[23]   通货膨胀实时预测及菲利普斯曲线的适用性 [J].
郑挺国 ;
王霞 ;
苏娜 .
经济研究, 2012, 47 (03) :88-101
[24]   基于DSGE模型的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 [J].
张嘉为 ;
赵琳 ;
郑桂环 .
财务与金融, 2012, (01) :1-7
[2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J].
陈青青 .
当代经济, 2010, (05) :64-67
[26]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基于1998~2009年月度数据的分析 [J].
闫力 ;
刘克宫 ;
张次兰 .
金融研究, 2009, (12) :59-71
[27]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28]   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J].
吴培新 .
上海金融, 2008, (06) :38-43
[29]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盯住目标选择 [J].
苏亮瑜 .
金融研究, 2008, (05) :25-34
[30]   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J].
蒋瑛琨 ;
刘艳武 ;
赵振全 .
金融研究, 2005, (05) :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