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83
作者
王振 [1 ,2 ]
曾辉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SVA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1 ; 02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通过引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来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选用我国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信贷、利率的传导效果造成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扩张作用,但也存在影子银行资金不具有长期效应等问题,应客观对待,注意防控其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陈剑 ;
张晓龙 .
财经问题研究, 2012, (08) :66-72
[2]   我国中央银行数量型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 [J].
项卫星 ;
李宏瑾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7) :20-28
[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 [J].
李蔚 ;
苏振天 .
学术界, 2012, (04) :59-65+284
[4]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生成机理及宏观效应 [J].
班允浩 ;
杨智璇 .
武汉金融, 2012, (03) :12-15+7
[5]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J].
李波 ;
伍戈 .
金融研究, 2011, (12) :77-84
[6]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信贷调控政策的影响 [J].
姚军 ;
葛新峰 .
金融纵横, 2011, (10) :11-14
[7]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
[8]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不稳定性扩大机制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研究 [J].
徐滢 ;
周恩源 .
上海金融 , 2011, (07) :95-99
[9]   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 [J].
钟伟 ;
谢婷 .
中国金融, 2011, (12) :33-35
[10]   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 [J].
周小川 .
金融研究, 2011, (01)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