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取、宏观效应与规则设计

被引:50
作者
王君斌 [1 ]
郭新强 [2 ,3 ]
王宇 [4 ,5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收学院
[2] 浙商银行发展研究部
[3]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4] 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5]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工具选取; 规则设计; SVAR; 货币新凯恩斯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在采用SVAR模型识别货币政策冲击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数量型与价格型两类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实证研究发现,(1)货币供给水平政策的实施较为随意,宏观调控效果较差;(2)货币增长率政策具有盯住通胀的规则性,对产出的效应显著而持续;(3)利率政策同时盯住通胀和产出,虽然总体调控效果较好,但是对通胀的影响正负交错。基于中国货币新凯恩斯模型的量化评估得出两点结论,一是相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更能有效的调控产出和通胀,且不易引发经济波动;二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利率政策应更多盯住通胀。据此,我们给出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中国有效货币政策的规则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扩张型货币政策能刺激就业吗?——刚性工资模型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分析 [J].
王君斌 ;
薛鹤翔 .
统计研究, 2010, 27 (06) :7-16
[3]   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 [J].
王君斌 ;
王文甫 .
管理世界, 2010, (01) :23-35+43
[4]   货币供应传达对CPI的滞后性研究 [J].
刘远征 ;
唐海滨 .
统计与决策, 2009, (18) :139-140
[5]   包含货币因素的利率规则及其在我国的实证检验 [J].
张屹山 ;
张代强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65-74
[6]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J].
陈彦斌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50-64
[7]   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 [J].
盛松成 ;
吴培新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37-51
[8]   我国DSGE模型的开发及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8, (10) :1-21
[9]   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J].
张屹山 ;
张代强 .
经济研究, 2007, (03) :20-32
[10]   中国经济波动——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 [J].
李春吉 ;
孟晓宏 .
经济研究, 2006, (10) :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