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推论数据是如何被藏匿的?

被引:6
作者
徐文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推论数据; 获取权; 数据治理文化;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20.10.011
中图分类号
TP309.2 [数据安全];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0839 ; 1402 ; 030103 ;
摘要
作为"互联网+算法"运行的产物,推论数据相较于原始数据,正处于被遗忘之地。通过分析经典判例YS·M系列案以及Nowak案可知,推论数据由提供数据与分析数据构成,不仅可通过主体性、独特性、不变性的标准检验可识别性的存在,而且可通过马赛克理论验证数据主体对推论数据确应享有数据权利。但实证研究显示,各数据收集者、数据控制者已将推论数据作为企业数据资产进行利用,不仅在数据收集环节存在提供数据被过度索取的现象,而且在数据处理环节存在分析数据上个人权利被忽视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立法导向的价值偏差以及既有路径造成的错觉效果。未来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避免对欧盟立法的亦步亦趋,坚持"事前预防、多方合作"的数据治理文化,通过保障推论数据获取权以搭建个人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之间的沟通机制,以落实对个人数据权利的全过程动态保护,以真正达到对数据安全与数据流动的兼顾。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算法解释权:科技与法律的双重视角 [J].
许可 ;
朱悦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 (02) :61-69+191
[3]   算法解释请求权及其权利范畴研究 [J].
魏远山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20, (01) :143-156
[4]   算法决策规制——以算法“解释权”为中心 [J].
解正山 .
现代法学, 2020, 42 (01) :179-193
[5]   数据侧写:一种面向信息化的媒体新技术初探 [J].
赵延琦 .
新闻前哨, 2019, (10) :53-54
[6]   基于电子数据取证智能化分析技术的网络犯罪侧写 [J].
曹太训 .
信息网络安全, 2019, (09) :31-35
[7]   大数据时代的算法解释权:背景、逻辑与构造 [J].
张恩典 .
法学论坛, 2019, 34 (04) :152-160
[8]   商业自动化决策的算法解释权研究 [J].
张凌寒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3) :65-74
[9]   算法与歧视 从美国教育平权案看算法伦理与法律解释 [J].
丁晓东 .
中外法学, 2017, 29 (06) :1609-1623
[10]   基于非时序观察数据的因果关系发现综述 [J].
蔡瑞初 ;
陈薇 ;
张坤 ;
郝志峰 .
计算机学报, 2017, 40 (06) :1470-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