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法》实施中的证据衔接问题

被引:41
作者
冯俊伟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监察调查; 刑事侦查; 程序环境; 证据衔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103 ;
摘要
从证据与程序的关系看,证据不仅需要与待证事实有关联,还是一种法律程序产品,是一系列法律行为后产生的某种结果。不同法律程序在程序目的、程序性质、程序保障、程序严格性等方面存在不同,上述差异影响和塑造了不同性质的证据,进而产生了证据衔接的问题。《监察法》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程序,对公职人员职务违法、职务犯罪行为的调查适用《监察法》及相关规定,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也面临着衔接的问题。监察调查程序与刑事侦查程序相比,在规范密度、权力行使、程序保障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当前的立法框架下,要求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证据时参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助于优化监察调查的程序环境,为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有效衔接提供正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刑事证据分布理论及其运用 [J].
冯俊伟 .
法学研究, 2019, 41 (04) :174-190
[2]   关于独立监察程序的若干问题思考 [J].
叶青 ;
程衍 .
法学论坛, 2019, 34 (01) :16-24
[4]   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应当坚持以审判为中心 [J].
陈邦达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 36 (06) :170-178
[5]   监察与司法衔接的价值基础、核心要素与规则构建 [J].
吴建雄 ;
王友武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4) :27-34+147
[6]   职务犯罪调查与刑事诉讼法的适用 [J].
魏晓娜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4) :21-31
[7]   职务犯罪监察证据若干问题研究——以《监察法》第33条为中心 [J].
陈卫东 ;
聂友伦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 32 (04) :2-9
[8]   “调查——公诉”模式研究 [J].
李奋飞 .
法学杂志, 2018, 39 (06) :18-31+2
[10]   普通法系证据法的五个基本谬误 [J].
保罗罗伯茨 ;
阳平 .
证据科学, 2018, 26 (01) :9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