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来自《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经验证据

被引:88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赵仲匡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承销商评级; 信息效应; 担保效应; 债券信用评级; 信用利差;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9.01.010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自2016年债券市场集中爆发违约以来,承销商在债券承销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往研究分析了承销商对股票发行的影响,本文利用《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公布的承销商评级数据,以2009—2016年公司债为样本,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承销商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这一影响在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中更显著;(2)高评级的承销商能识别企业的事前盈余管理水平,降低企业事后的违约风险,同时其承销的债券在临近违约时更可能实施债务重组而非直接违约。机制检验显示,承销商评级主要通过信息效应与担保效应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其中,担保效应是主要渠道。本文首次研究了承销商评级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机制,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券商评级披露制度提供了实证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9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1]  
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 Chemmanur T,Fulghieri P. Journal of Finance, The . 1994
[22]   IPO公司业绩变脸、承销商甄别和投资者认知 [J].
尹自永 ;
王新宇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6 (04) :38-47
[23]   机构投资者询价制下主承销商声誉能帮助公司降低IPO抑价吗? [J].
何平 ;
李瑞鹏 ;
吴边 .
投资研究, 2014, 33 (03) :35-53
[24]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承销商独立性与IPO质量 [J].
梁琪 ;
余峰燕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81-105
[25]   分析师预测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基于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 [J].
林晚发 ;
李国平 ;
王海妹 ;
刘蕾 .
会计研究, 2013, (08) :69-75+97
[26]   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是否有助于投行声誉功能发挥?——基于中国创业板制度实施的证据 [J].
许荣 ;
蒋庆欣 ;
李星汉 .
金融研究, 2013, (07) :166-179
[27]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基于2008-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 [J].
周宏 ;
林晚发 ;
李国平 ;
王海妹 .
会计研究, 2012, (12) :36-42+94
[28]   承销商值得信任吗——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J].
郭海星 ;
万迪昉 ;
吴祖光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3) :101-109
[29]   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 [J].
郭泓 ;
赵震宇 .
管理世界, 2006, (03) :122-128
[30]   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刘江会 ;
尹伯成 ;
易行健 .
财贸经济, 2005, (03) :9-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