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动、要素产出弹性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

被引:53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时变弹性;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率; 产出弹性;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4.12.005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构建了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将劳动投入结构、资本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运用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这一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动态特征,并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研究表明:近年来潜在增长率下降,主要由资本存量增速下降所导致,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减缓了这一趋势。近10年来实际增长率变化主要受潜在增长率变化影响,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减缓,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致,未来政策重心应从需求管理过渡到供给管理,着力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及评价 [J].
郭红兵 ;
陈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16-128
[22]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23]   资源约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 [J].
余江 ;
叶林 .
经济评论, 2008, (02) :22-24+52
[24]   二元经济的结构转变与增长分析 [J].
邵宜航 ;
刘雅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3-13
[25]   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基于二元结构奥肯定律的实证分析 [J].
杨旭 ;
李隽 ;
王哲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0) :14-23
[27]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世界经济, 2007, (05) :52-64
[28]   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 [J].
高帆 .
经济研究, 2005, (09) :91-102
[29]   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J].
陈宗胜 ;
黎德福 .
经济研究, 2004, (11) :16-27
[30]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