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动、要素产出弹性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

被引:53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时变弹性;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率; 产出弹性;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4.12.005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构建了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将劳动投入结构、资本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运用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这一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动态特征,并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研究表明:近年来潜在增长率下降,主要由资本存量增速下降所导致,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减缓了这一趋势。近10年来实际增长率变化主要受潜在增长率变化影响,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减缓,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致,未来政策重心应从需求管理过渡到供给管理,着力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32]   产业结构转换、市场制度变迁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陕西的案例分析 [J].
孙早 ;
鲁政委 ;
李晓玲 .
世界经济, 2002, (12) :68-74+80
[33]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 [J].
乔根平 .
教学与研究, 2002, (10) :29-33
[34]   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 [J].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2) :3-6
[35]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J].
蔡晳 ;
王德文 .
经济研究, 1999, (10) :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