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信贷:一个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被引:263
作者
黄益平 [1 ,2 ]
邱晗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科技信贷; 普惠金融; 中小企业融资; 大科技生态系统; 大数据风控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1.001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大科技信贷是指大科技公司利用大科技生态系统和大数据风控模型这两大工具提供信贷服务,创新信用风险管理框架。这项具有突破性的信贷业务首创于中国,并且已经在很多国家落地,为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健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大科技信贷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的工作机制及其宏观影响。大科技平台及其生态系统通过连接数以亿计的用户实现获客,积累大量的数字足迹,支持实时监测与信用风险评估,同时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改善还款管理。本文利用中国某家头部金融科技公司逐笔贷款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与传统风控模型相比,大数据风控模型具有突出的信息优势和模型优势,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违约。大科技信贷能够有效降低信用历史较为缺乏借款人的融资门槛,提高金融普惠性,同时因为信贷决策不再依赖资产价格,显著减弱金融加速器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1+50+2+16 +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2]   消费行为在个人信用风险识别中的信息含量研究 [J].
王正位 ;
周从意 ;
廖理 ;
张伟强 .
经济研究, 2020, 55 (01) :149-163
[3]   数字经济时代下新金融业态风险的识别、测度及防控 [J].
李苍舒 ;
沈艳 .
管理世界, 2019, 35 (12) :53-69
[4]   互联网金融、存款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 [J].
郭品 ;
沈悦 .
金融研究, 2019, (08) :58-76
[5]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6]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J].
易行健 ;
周利 .
金融研究, 2018, (11) :47-67
[7]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 [J].
邱晗 ;
黄益平 ;
纪洋 .
金融研究, 2018, (11) :17-29
[8]   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现在与未来 [J].
黄益平 ;
黄卓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489-1502
[9]   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谢绚丽 ;
沈艳 ;
张皓星 ;
郭峰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557-1580
[10]   银行业竞争度、政策激励与中小企业贷款——来自14省90县金融机构的证据 [J].
边文龙 ;
沈艳 ;
沈明高 .
金融研究, 2017, (01) :1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