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在个人信用风险识别中的信息含量研究

被引:59
作者
王正位
周从意
廖理
张伟强
机构
[1]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关键词
消费行为; 风险识别; 征信信息; 消费信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713.55 [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40203 ;
摘要
本文使用某现金贷平台的借款人数据,研究消费行为信息在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对于现金贷借款人这类信用记录不足的群体,传统征信信息往往不足以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引入更加高频的消费行为信息能够有效补充额外的信息含量,提高对信用信息薄弱人群的风险识别效率。传统征信信息和消费行为信息提供的信息含量互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金融科技创新对传统征信系统以外信息的利用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创新性地利用真实的微观信贷数据对不同信息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比较,对消费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平台的经验证据 [J].
廖理 ;
吉霖 ;
张伟强 .
金融研究, 2015, (03) :146-159
[2]   借款人描述性信息对投资人决策的影响——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分析 [J].
李焰 ;
高弋君 ;
李珍妮 ;
才子豪 ;
王冰婷 ;
杨宇轩 .
经济研究, 2014, 49(S1) (S1) :143-155
[3]   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 [J].
廖理 ;
李梦然 ;
王正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125-137
[4]   信贷信息不对称下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研究 [J].
方匡南 ;
吴见彬 ;
朱建平 ;
谢邦昌 .
经济研究, 2010, 45(S1) (S1) :97-107
[5]   多种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在中国应用的比较研究 [J].
石庆焱 ;
靳云汇 .
统计研究, 2004, (06) :43-47
[6]  
互联网信贷风险与大数据[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陈红梅, 2015
[7]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in Consumer Credit Markets: Evidence from Payday Lending[J] . Will Dobbie,Paige Marta Skiba.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 2013 (4)
[8]  
Sharing informa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 Contract-level evidence from U.S. firms[J] . Antonio Doblas-Madrid,Raoul Minetti.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13 (1)
[9]  
Credit reporting,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 Caterina Giannetti,Nicola Jentzsc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 2013
[10]  
Payday Loans and Credit Cards: New Liquidity and Credit Scoring Puzzles?[J] . Sumit Agarwal,Paige Marta Skiba,Jeremy Tobacma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