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功能识别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18
作者
陈小良 [1 ,2 ]
樊杰 [1 ]
孙威 [1 ]
陶岸君 [3 ]
梁育填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4]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域功能; 功能识别; 主体功能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地域功能学说是我国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的理论创新。该文对国内学者在地域功能识别过程中涉及的研究基础、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等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研究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地域功能识别的机理研究相对薄弱,统一的功能分类体系尚未建立;地域功能识别形成基本的研究范式:以空间技术为依托,遵循"先易后难"的路径,通过适宜性评价和功能判别进行识别,但综合集成中的技术性问题仍未解决;地域功能识别研究正向市县层级集中,但对市县层面的划分方式还有待斟酌。为此,未来应加强机理研究,对分类体系、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标准化建设,提高地域识别成果的应用性,并建立监测、后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1 条
[11]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J].
吴殿廷 ;
吴铮争 .
人民论坛, 2011, (24) :116-117
[12]   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研究——以浙江省玉环县、洞头县为例 [J].
张耀光 ;
张岩 ;
刘桓 .
地理科学, 2011, 31 (07) :810-816
[13]   广东云浮主体功能区改革试验 [J].
邹锡兰 .
中国经济周刊, 2011, (25) :38-39
[14]   基于三维魔方的芜湖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J].
范树平 ;
程久苗 ;
项思可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 6 (02) :66-74
[15]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方法和应用研究——以京津地区为例 [J].
张晓瑞 ;
宗跃光 .
地理科学, 2010, 30 (05) :728-734
[16]   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 [J].
孙厚科 ;
杨鸿海 ;
王苑 .
地理空间信息, 2010, (04) :32-34
[17]  
枣阳市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J].郭玲霞;黄朝禧;马才学;.广东土地科学.2010, 04
[18]   主体功能区划问题及解决思路探讨 [J].
王振波 ;
徐建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126-131
[19]   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土地资源指标项及其算法 [J].
徐勇 ;
汤青 ;
樊杰 ;
刘若梅 ;
周艺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223-1232
[20]   基于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J].
牛叔文 ;
张馨 ;
董建梅 ;
刘建兰 ;
李永华 .
经济地理, 2010, 30 (05) :7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