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12
作者
牛叔文
张馨
董建梅
刘建兰
李永华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空间分析; 甘肃; 区域发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05.017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我国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分区,识别适宜开发和需要保护的区域单元,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地域跨度大,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复杂多样,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利用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有开发密度和区域发展潜力的9项综合性指标,以省内83个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分为开发类、中间类和保护类三种主体功能类型,分别对应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空间分析显示,甘肃地域分异特征明显,评价单元之间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功能组团在空间上呈现梯级变化的圈层结构。这为甘肃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32 / 7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面临的基础理论问题 [J].
丁四保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87-592
[2]   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 [J].
牛叔文 ;
李永华 ;
马利邦 ;
孙红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3) :119-124
[3]   宁夏主体功能区划初步研究 [J].
米文宝 ;
余晓霞 ;
李雯燕 ;
侯雪 .
经济地理, 2008, 28 (06) :936-940
[4]   主体功能区划下过渡期辽宁省限制开发区发展模式 [J].
李富佳 ;
韩增林 ;
王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103-111
[5]   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规划创新 [J].
方忠权 ;
丁四保 .
地理科学, 2008, (04) :483-487
[6]   关于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问题的思考 [J].
李宪坡 ;
袁开国 .
城市规划, 2008, (06) :65-69
[7]   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 [J].
冯德显 ;
张莉 ;
杨瑞霞 ;
赵永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1) :1-5
[8]   生态导向下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 [J].
叶玉瑶 ;
张虹鸥 ;
李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39-45
[9]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10]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朱传耿 ;
仇方道 ;
马晓冬 ;
王振波 ;
李志江 ;
孟召宜 ;
闫庆武 .
地理科学, 2007, (02) :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