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土地资源指标项及其算法

被引:61
作者
徐勇 [1 ]
汤青 [1 ]
樊杰 [1 ]
刘若梅 [2 ]
周艺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可利用土地资源; 指标项; 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测算和评价可利用土地资源(即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关键基础工作之一。在重点阐述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土地资源指标项涵义、功能、重要因素参数选择以及算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地形高程图(DEM)、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图、县级行政区划图和国土部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测算和评价了2005年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约28.54×104km2,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01%;全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为0.34亩/人,其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是高值区相对集中于东北、华北北部、西北以及黄河中游地区,低值区成片集中于青藏高原和中、东部人口密集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223 / 12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主体功能优化开发县域的功能区划探索——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 [J].
王传胜 ;
赵海英 ;
孙贵艳 ;
樊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81-490
[2]   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甄霖 ;
曹淑艳 ;
章予舒 ;
冷允法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561-570
[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能力评估研究 [J].
杜黎明 .
开发研究, 2007, (04) :44-46
[4]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J].
张广海 ;
李雪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7, (04) :57-61
[5]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6]   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导因素研究 [J].
张莉 ;
冯德显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2) :30-34
[7]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朱传耿 ;
仇方道 ;
马晓冬 ;
王振波 ;
李志江 ;
孟召宜 ;
闫庆武 .
地理科学, 2007, (02) :136-141
[8]   国外有关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的研究与启示 [J].
袁朱 .
中国发展观察, 2007, (02) :54-56
[9]   自然地理格局对区域发展时空分异影响的评价方法 [J].
李国胜 ;
郭兆成 .
地理研究, 2007, (01) :1-10
[10]   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陈燕飞 ;
杜鹏飞 ;
郑筱津 ;
林瑾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8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