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1982~2000年)

被引:20
作者
李传武 [1 ,2 ]
张小林 [3 ]
机构
[1]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2] 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空间结构; 社会区; 因子分析; 合肥;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12.007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第3次和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2~2000年近20 a间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20 a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因子、社会区类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1982年合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简单,主要分布在一环以内,其中环城路(城墙遗址)内老城区的社会区高度同质,环城路与一环路之间的社会区呈扇形分布,形成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单核+扇形"模式;2000年城市社会区分异趋于复杂,社会空间重构显著。老城区的社会区分异显著,多个新的"飞地型"社会区出现,形成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圈层+扇形+飞地型"模式。最后从合肥省会效应、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工业化与市场驱动力、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形成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42 / 15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小尺度五普数据的南京旧城区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吴启焰 ;
吴小慧 ;
Chen Guo ;
Hammel J D ;
刘咏梅 ;
刘丹 .
地理科学, 2013, 33 (10) :1196-1205
[2]   近代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基于1936年南京城市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宋伟轩 ;
徐旳 ;
王丽晔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71-784
[3]   基于ESDA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J].
宣国富 ;
徐建刚 ;
赵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1) :22-29
[4]   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学报, 2008, (08) :829-844
[5]   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J].
周春山 ;
刘洋 ;
朱红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46-1056
[6]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9-211
[7]   南昌城市社会区研究——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吴骏莲 ;
顾朝林 ;
黄瑛 ;
龙国英 .
地理研究, 2005, (04) :611-619
[8]   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J].
顾朝林 ;
王法辉 ;
刘贵利 .
地理学报, 2003, (06) :917-926
[9]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10]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顾朝林 ;
C·克斯特洛德 .
地理学报, 1997, (05)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