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201
作者
李志刚 [1 ]
吴缚龙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2] SchoolofCityandRegionalPlanning,CardiffUniversity,UK
关键词
社会空间分异; 因子生态; 分异度;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库中居民委员会尺度的数据,对转型期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与分异展开研究。存在6类社会区: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的工人居住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白领集中居住区、农民居住区、新建普通住宅居住区、离退休人员集中居住区。通过计算分异指数,发现当前上海存在严重的住房分异;但并不存在明显的以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分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以及仍然存在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对住房的影响。中国城市目前的社会空间分异在程度上与西方城市还有根本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1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J].
顾朝林 ;
王法辉 ;
刘贵利 .
地理学报, 2003, (06) :917-926
[2]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3]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204-215
[4]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易峥 ;
阎小培 ;
周春山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1) :21-24+95
[5]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顾朝林 ;
C·克斯特洛德 .
地理学报, 1997, (05) :3-11
[6]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J].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1996, (01) :30-38
[7]   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 [J].
郑静,许学强,陈浩光 .
地理研究, 1995, (02) :15-26
[8]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 [J].
许学强 ;
胡华颖 ;
叶嘉安 .
地理学报, 1989, (04) :385-399
[9]   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 [J].
虞蔚 .
城市规划, 1986, (06) :25-28
[10]  
吴启焰著.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