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被引:106
作者
顾朝林
王法辉
刘贵利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地理系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
[4] DeKalb
[5] IL-
[6] USA
[7] 北京
关键词
社会区分析; 同心圆与扇形结构;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自从1984年中国实施城市改革以来,城市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建立已经对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作者利用1998年北京街道一级调查数据进行城市社会区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社会和种族状况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强度在形成新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与家庭状况相关的流动人口状况也表现为非常强劲的影响。北京的社会区表明:土地利用强度分布呈同心圆模型,家庭分布形态具有扇形结构的特征;社会经济状态因子分布形态既表现了同心圆的特征,也具有扇形结构的特点;种族因子的空间分布形成了一种多核空间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917 / 9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 [J].
许学强 ;
胡华颖 ;
叶嘉安 .
地理学报, 1989, (04) :385-399
[2]   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 [J].
虞蔚 .
城市规划, 1986, (06) :25-28
[3]  
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系统[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张伟, 2000
[4]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M]. 商务印书馆 , (英)R.J.约翰斯顿(R.J.Johnston)著, 1999
[5]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顾朝林等 著, 1995
[6]  
THE EMERGENCE OF AFFLUENCE IN BEIJING: RESIDENTIAL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S CAPITAL CITY[J] . Xiuhong Hu,DavidH. Kaplan.Urban Geograph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