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被引:80
作者
周春山 [1 ]
刘洋 [2 ]
朱红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2]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中山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社会空间结构; 社会区分异;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广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200个反映社会空间结构的变量进行分析,提取出影响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5个主因子,据此将广州市划分为7类社会区。与1985年的广州社会区研究对比,归纳出基于老城区发展的、基于工业和教育飞地发展的、基于农村社会区发展的社会区演变的三种模式,从转型期制度与政策变化、历史因素、政府对城市管理与调控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区分异的机制,总结了转型期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模型,比较了中西方社会区结构的差异,并从职业分异、家庭生命周期、外来人口等方面对广州未来社会区的演变做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46 / 10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南昌城市社会区研究——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吴骏莲 ;
顾朝林 ;
黄瑛 ;
龙国英 .
地理研究, 2005, (04) :611-619
[2]   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J].
顾朝林 ;
王法辉 ;
刘贵利 .
地理学报, 2003, (06) :917-926
[3]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4]   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J].
艾大宾 ;
王力 .
人文地理, 2001, (02) :7-11
[5]   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吴启焰 ;
崔功豪 .
城市规划, 1999, (12) :23-26+35
[6]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顾朝林 ;
C·克斯特洛德 .
地理学报, 1997, (05) :3-11
[7]   中西方城市社会区空间模式的对比 [J].
韩忠雪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97-101
[8]   中国城市社会区域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 [J].
修春亮 ;
夏长君 .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4) :59-62+12
[9]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J].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1996, (01) :30-38
[10]   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 [J].
郑静,许学强,陈浩光 .
地理研究, 1995, (02)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