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偏向、省会首位度与城市规模分布

被引:43
作者
段巍 [1 ]
吴福象 [1 ]
王明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省会首位度; 城市规模分布; 量化空间模型; 户籍制度; 福利评价;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0.04.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2010年后,部分省份强化了提升省内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政策导向,这种以行政手段提升首位度的做法,会对城镇格局以及居民福利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分解为生产率、用地指标、用地结构、就业机会、外生舒适度与住房有效供给率等维度,利用反事实方法评估了提升首位度的相关政策对居民福利、GDP以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当省级层面给予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更多用地指标时,可以在提高这些城市首位度的同时提升总体GDP水平,但会导致均衡时居民福利水平有所降低;②GDP与福利的非同步变动,源于户籍制度影响下人口要素与土地要素的空间错配,即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人口集聚不足而一般地级市用地约束加强;③若降低落户门槛或消除省内城市间住房有效供给率的差异,均能使GDP与福利水平同时提高,且城市规模分布向Zipf定律收敛。为此,以提升经济密度为导向,以渐进的户籍改革为手段推动人口向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集聚,多管齐下提高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住房有效供给水平,是优化城市规模分布、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配置逻辑及其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J].
余吉祥 ;
沈坤荣 .
经济研究, 2019, 54 (04) :116-132
[2]   结构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子 ;
周雁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4) :62-80
[3]   资本配置效率、城市规模分布与福利分析 [J].
陈诗一 ;
刘朝良 ;
冯博 .
经济研究, 2019, 54 (02) :133-147
[4]   中国城市过大抑或过小?——基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视角 [J].
潘士远 ;
朱丹丹 ;
徐恺 .
经济研究, 2018, 53 (09) :68-82
[5]   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 [J].
丛海彬 ;
段巍 ;
吴福象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11) :62-80
[6]   中国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扁平化:多维区域验证与经济解释 [J].
李松林 ;
刘修岩 .
世界经济, 2017, 40 (11) :144-169
[7]   房价、迁移摩擦与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理论模型与结构式估计 [J].
刘修岩 ;
李松林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65-78
[8]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序贯增长机制 [J].
余壮雄 ;
张明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7) :36-51
[9]   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如何推升了东部的工资 [J].
陆铭 ;
张航 ;
梁文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59-83+204
[10]   中国城市规模偏差研究 [J].
魏守华 ;
周山人 ;
千慧雄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