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模偏差研究

被引:44
作者
魏守华
周山人
千慧雄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规模; 集聚效应; 公共服务; Gibrat定律; 偏差;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04.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有别于探讨单个城市最优(绝对)规模的研究,本文从城市体系角度,运用Gibrat对数正态分布定律,以2011年为例,检验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际规模与理论规模偏差,并划分出偏大、合理和偏小三种类型:偏大城市集中在3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偏小城市集中在人口规模10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而通常以绝对规模衡量的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却相对合理。进一步地,构造居民效用最大化目标函数,分析市场机制下的集聚效应和政府引导下的公共服务对城市规模偏差的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偏大城市由显著的集聚效应和优越的公共服务共同引致,其中,集聚效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多样化就业和提升工资水平等途径推进城市规模过度增长,然而拥挤效应开始显现;相对偏小的中等城市尽管有一定的集聚效应,但滞后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却制约了城市规模的合理增长。该结果间接表明,绝对规模小的城市因具有的公共服务功能超越了经济发展功能而相对合理。因此,中国城市体系优化的重点是加快发展具有一定集聚效应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的中等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18-30
[3]   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 [J].
陆铭 ;
高虹 ;
佐藤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0) :47-66+206
[4]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J].
王小鲁 ;
夏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9) :22-29
[5]  
城市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周一星著, 1995
[6]  
Urban Evolutions: The Fast, the Slow, and the Still[J] . Gilles Durant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1)
[7]   Gibrat's law for (All) cities [J].
Eeckhout, 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05) :1429-1451
[8]  
Zipf's Law for cities: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J] . Kwok Tong Soo.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04 (3)
[9]  
Urban Growth in the 1990s: Is City Living Back?[J] . Edward LGlaeser,Jesse MShapiro.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3 (1)
[10]   Zipf's law and the growth of cities [J].
Gabaix, X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89 (02) :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