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309
作者
杨仁发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地区工资水平; 拥挤效应; 共同集聚;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08.005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利用20032010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的显著性,服务业聚集显著提高地区工资水平,且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力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制造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作用不明显。(3)从制造业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对地区工资水平效应不显著,而Porter、Jacobs外部性效应显著,但Porter负外部性效应远大于Jacobs正外部性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 [J].
孙浦阳 ;
韩帅 ;
许启钦 .
世界经济, 2013, 36 (03) :33-53
[2]   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 [J].
韩峰 ;
柯善咨 .
管理世界, 2012, (10) :55-70
[3]   产业集聚对教育回报与工资水平的影响——基于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比较分析 [J].
韩帅 ;
孙浦阳 ;
张诚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2 (09) :106-118
[4]   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研究 [J].
孙浦阳 ;
韩帅 ;
靳舒晶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40-57
[5]   市场潜能、外来人口对区域工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差距为视角 [J].
谢长青 ;
范剑勇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4 (03) :67-74
[6]   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 [J].
陈国亮 ;
陈建军 .
管理世界, 2012, (04) :82-100
[7]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J].
陈建军 ;
陈菁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41-150
[8]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 [J].
彭向 ;
蒋传海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913-934
[9]   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 [J].
张文武 ;
梁琦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691-708
[10]   产业集聚效应与地区工资差异研究 [J].
王海宁 ;
陈媛媛 .
经济评论, 2010, (05) :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