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中的产城融合及其福利效应

被引:94
作者
丛海彬 [1 ,2 ,3 ]
段巍 [4 ]
吴福象 [4 ]
机构
[1] 宁波大学商学院
[2] 宁波大学港口经济协调创新中心
[3] 南京大学
[4]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城融合; 福利效应; 蒂伯特选择;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11.007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先产后城"和"先城后产"两类偏向型城镇化路径,其福利效应迥然有别。本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两城市模型中引入产城融合变量,分析了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偏向下的城镇化路径;并基于产城融合的要素适配模型,对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城融合路径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刻画,进而利用2003—2014年中国25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城融合程度越高,资本偏向的补贴支出越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产城融合程度越低,改善城市区位条件更能提高产业集聚效率。以产业园区为主线的城镇化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对禀赋较差地区的产业扶贫政策可能因产城融合水平较低而失效。实证研究证实了产城融合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城融合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偏向产业的土地政策才能提升本地的产业集聚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功利主义福利函数标准对城镇化路径比较后发现,旨在优化区位条件的"先城后产"路径相较于"先产后城"路径更有利于城镇居民福祉的提升。为此,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应更多考虑蒂伯特选择功能,优化政策环境与区位条件,注重民生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8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评价 [J].
张建清 ;
沈姊文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03) :109-114
[2]   城市蔓延、多中心集聚与生产率 [J].
魏守华 ;
陈扬科 ;
陆思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8) :58-75
[3]   转移支付与区际经济发展差距 [J].
安虎森 ;
吴浩波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2) :675-692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 [J].
谢呈阳 ;
胡汉辉 ;
周海波 .
财经研究, 2016, 42 (01) :72-82
[5]   新型城镇化中被拆迁户的福利补偿机制研究 [J].
吴福象 ;
段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9) :21-36
[6]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J].
李扬 ;
张晓晶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4-19
[7]   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如何推升了东部的工资 [J].
陆铭 ;
张航 ;
梁文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5) :59-83+204
[8]   资源配置的“跷跷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J].
余壮雄 ;
李莹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1) :18-29
[9]   城镇化制约了工业化升级发展吗——基于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视角 [J].
潘锦云 ;
姜凌 ;
丁羊林 .
经济学家, 2014, (09) :41-49
[10]   “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 [J].
郑思齐 ;
孙伟增 ;
吴璟 ;
武赟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