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含不良贷款率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判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熊利平
蔡幸
机构
[1] 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EBITDA; 隐含不良贷款率;
D O I
10.13490/j.cnki.frr.2012.10.006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在梳理和比较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技术的基础上,引出了隐含不良贷款率指标。通过汇总计算非金融上市企业相关财务数据,我们对国际、国内上市非金融企业的隐含不良贷款率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利用隐含不良贷款率指标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判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该指标存在局限性,但在揭示企业信贷风险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可参考性,可以用于辅助预判银行信贷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6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Bayes判别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银行监管评级研究 [J].
周小君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8) :71-85
[2]   基于期权定价思想的房地产信托整体债务违约风险度量 [J].
薛涛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5) :100-114
[3]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评估方法的演进及启示 [J].
郭园园 ;
成力为 ;
张东辉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4) :33-46
[4]   Logistic违约模型最佳分界点的确定方法与实证 [J].
石晓军 ;
张长彬 ;
程铖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2) :32-43
[6]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及LGD估值研究 [J].
黄彬虎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9, (12) :41-46
[7]   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J].
杨军 ;
程建 ;
潘俊武 .
国际金融研究, 2009, (06) :71-78
[8]   德国公司违约概率预测及其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J].
陈诗一 .
金融研究, 2008, (08) :53-71
[9]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 [J].
彭建刚 ;
张丽寒 ;
刘波 ;
屠海波 .
金融研究, 2008, (08) :72-85
[10]   抵押风险分析和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研究 [J].
于晨曦 .
金融论坛, 2007, (02)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