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

被引:94
作者
谢岳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贫困治理; 福利分配; 精准脱贫; 中国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D03 [国家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302 ; 030201 ;
摘要
中国贫困治理特别是"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模式"并发展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的贫困治理模式成功地将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转换为一种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将贫困人口的个人福利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了中央权威的理性化优势,激发了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以福利分配为导向的贫困治理,是一种普遍的"人民福利",而不是排他的少数人的特权;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而不是为赢得选举而安抚选民的功利手段;是一种旨在帮助贫困人口形成致富能力的发展意义上的分配制度,而不是"托底式"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困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同时,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以西方为师的理论贫乏与制度枯竭的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5+204 +204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从分税制到项目制:制度演进和组织机制 [J].
焦长权 .
社会, 2019, 39 (06) :121-148
[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实践 [J].
王卫斌 .
当代农村财经, 2018, (12) :16-19
[3]  
从“悬浮型”政权到“下沉型”政权——精准扶贫对基层治理的影响研究[J]. 郭占锋,李琳,张坤.中国农村研究. 2018(01)
[4]   项目扶贫的基层遭遇:结构化困境与治理图景 [J].
马良灿 ;
哈洪颖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1) :2-13+140
[5]   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 [J].
何得桂 ;
党国英 ;
张正芳 .
西北人口, 2016, 37 (06) :55-62
[6]   干部下乡、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于“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 [J].
蒋永甫 ;
莫荣妹 .
贵州社会科学, 2016, (05) :162-168
[7]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扶贫的权力模式与推进方式 [J].
蔡科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9) :45-49
[9]   项目制背景下农村扶贫工作及其限度 [J].
马良灿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4) :211-217
[10]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