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税制到项目制:制度演进和组织机制

被引:72
作者
焦长权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公共预算体制; 项目支出; 项目制; 理性化;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9.06.00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03 ;
摘要
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随之进行了公共预算体制改革,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项目制。地方政府的项目支出主要有三种类型:上级专项转移支付、上级非补助性项目支出和本级项目支出。三类项目支出在地方得以汇聚和重组,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基层政府的财政结构。项目制本质上不是对科层制的一种摆脱或超越,而是国家主动对政府科层体系的一次完善和补充,是近代国家政权建设在新时期的延续与拓展。项目制的直接目的是"硬化"预算约束,深层目的是增强政府的回应能力,二者在实践中呈现一定张力,政府治理的理性化和技术化并不必然增强其对公共需求的回应能力,甚至可能形成反向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4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项目治国”与“突击花钱” [J].
汪德华 ;
李琼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4) :1427-1452
[2]   “大政府”的兴起:经济发展与政府转型——中国政府公共收入水平研究报告(1980—2014) [J].
焦长权 ;
焦玉平 .
开放时代, 2018, (03) :166-194+12
[4]   中国政府经济治理的项目体制研究 [J].
郑世林 .
中国软科学, 2016, (02) :23-38
[6]   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自主性的视角 [J].
李祖佩 .
政治学研究, 2015, (05) :111-122
[7]   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 [J].
陈家建 ;
张琼文 ;
胡俞 .
社会, 2015, 35 (05) :1-24
[8]   科层为体、项目为用:一个中央项目运作的组织探讨 [J].
史普原 .
社会, 2015, 35 (05) :25-59
[9]   “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 [J].
付伟 ;
焦长权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2) :98-123+243
[10]   项目制与粮食生产的外部性治理 [J].
龚为纲 .
开放时代, 2015, (02) :103-122+5